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赓续师道启新程 交流互鉴共成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新老教师座谈会

时间:2025-09-04 浏览量:12
分享

本网讯(记者 柯浩伟)为促进新老教师交流互鉴,凝聚学院发展合力,9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A12-802召开新老教师座谈会。吕志院长、王文彦副院长、老教师代表及全体2025年新入职教师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柯浩伟 摄)

会议伊始,吕志院长代表学院向新加入的教师表示欢迎。适逢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他特别强调,学院期待凝聚新老教师合力,共同推动教学与科研工作迈向更高水平。随后,吕志院长从师资配置、教学环境等方面,向新教师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学院近年来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目前已步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此外,吕志院长从评估、教学、师资、科研、纪律及党建六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学院当前的工作重点,并表示全院教师人心思进、奋发有为,在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吕志院长讲话(柯浩伟 摄)

随后,会议进入新老教师交流环节。李益杰教授首先回应了青年教师普遍关心的职业发展问题。他表示,学院拥有优良的教学环境与高效的行政支持,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他建议青年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学,在科研方面则需广泛阅读、拓展思维。詹仲亚教授以“坚定信心、有所敬畏、有所作为”勉励青年教师。他强调,要坚定从事思政课教学的信念,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底线,并积极在教学和科研领域追求卓越。赵军祥教授就青年教师成长路径分享见解。他指出,教学是青年教师入校的首道关口,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练好教学基本功,只有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价值内涵。孟凤英教授将自身经验凝练为“把握方向、虚心学习、站好讲台、努力探索”,并结合身边优秀青年教师的典型事例,表达了对新教师们的殷切期望。

四位教授分享经验(柯浩伟 摄)

接着,各位新教师分享了参会的心得与感悟。徐莹副教授以“看、听、学、做”四个字概括了她的收获,并指出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是青年教师快速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最佳途径。纪书燕副教授谈到,自入职以来,深切感受到学院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有力的支持,正是在学院的帮助下,她才能在短期内取得多项成果。高健老师对老教授们强调的“教学为本”理念深表认同,表示将专注本职、夯实教学基本功。郑宇武老师则表示,老教师所分享的经验与自己以往接受的科研训练高度契合,未来将以此不断自勉,努力提升综合能力,为学院的教学与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四位新老师分享感悟(柯浩伟 摄)

最后,王文彦副院长为本次座谈会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突破了以往形式,首次以新老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展开,具有特殊意义。新学期伊始,资深教师们的宝贵经验为新同事提供了切实有益的指导。他强调,教学永远是教师的首要职责,鼓励新教师要抓紧时间、持续提升自我,并指出学术成果虽有早晚之分,但只要持之以恒、潜心耕耘,必将有所收获。

本次座谈会,旨在搭建起新老教师交流互鉴的平台,体现了学院对教师发展的高度重视。老教师们倾囊相授,在职业引领、教学科研和理想信念上给予切实指导。新教师们表示,收获丰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增强了归属感和使命感。座谈会有效促进了学院精神的传承与融合,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力量,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学期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字录入:张芷妍 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