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我校开展2025级防诈骗安全教育讲座

时间:2025-10-20 浏览量:11
分享

本网讯(记者 黄婉明)为切实增强新生防范诈骗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学子认清诈骗陷阱、守护财产安全,10月15日晚,学生工作处在新生军训期间,精心组织了一场内容翔实、形式生动的防诈骗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为新生们送上了一份实用且珍贵的“反诈指南”。

  李政警官作精彩演讲(彭皓 摄)

  讲座特邀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分局一级警长李政担任主讲人。拥有多年一线反诈工作经验的李政警官,深知高校诈骗案件的高发类型与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讲座伊始便以“贴近校园生活、聚焦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迅速拉近与新生的距离。他结合近年来高校及社会上频发的诈骗案件,逐一剖析了网络刷单、虚假校园贷、冒充师长或熟人借款、助学金申领诈骗等四类典型骗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原了诈骗分子的作案过程。从“足不出户日赚百元”的刷单广告诱饵,到“无抵押、低利息”的校园贷陷阱,再到“老师急需用钱”的紧急求助话术、“错过即失效”的助学金申领圈套,李政警官不仅拆解了诈骗分子的话术逻辑与操作链条,更深刻揭示了此类骗局利用学生“贪利心理”“信任心理”“焦虑心理”设套的本质,让在场新生对诈骗行为的隐蔽性、迷惑性有了直观且深刻的认识。

  在案例剖析之外,李政警官还重点分享了实用防诈技巧,为新生总结了“三步避险法”:面对不明来电、短信或链接时,第一步要“缓行动”,不急于点击链接、回复信息或转账;第二步要“多核实”,通过学校官网公示的联系方式核实相关事宜真伪,尤其涉及助学金、奖学金申领、学费缴纳等事项,坚决不通过私人社交账号或陌生链接办理;第三步要“善求助”,若发现可疑情况或不慎陷入诈骗圈套,第一时间联系学校保卫处,或拨打秀全派出所电话报警,并妥善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通话录音等证据,为后续维权提供支撑。同时,他还提醒新生务必守护好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三大隐私要素”,不向陌生人透露,快递单、银行卡账单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需撕碎后再丢弃,从源头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讲座现场(彭皓 摄)

  整场讲座持续近两个小时,现场秩序井然,近5000名新生全程专注聆听。“军训期间能学到这么实用的反诈知识,太有必要了!”来自电气工程学院2025级学生柳晓萱说,“之前在社交平台刷到过刷单兼职广告,当时还有些心动,听完讲座才意识到这是‘精心设计的陷阱’,以后一定会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会提醒室友一起提高警惕”。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2025级学生方朝阳表示,讲座中的案例都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冲击力,“现在我知道,遇到自称亲戚朋友或者老师同学要转账,一定要先当面核实,绝对不会再轻易相信陌生信息”。

  此次防诈骗安全教育讲座,是学校将安全教育与新生军训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平安校园、守护学生成长的具体行动。近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工作,持续完善“入学教育+日常宣传+应急演练”的安全育人体系。未来,学校还将通过安全主题班会、反诈防骗知识竞赛等多样化形式,持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为新生的大学生活筑牢安全基石,助力学子们在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文字录入:学生工作处 陈晓怡;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