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土木工程学院与中建三局一公司华南公司联合开展认识实习暨党建共建活动

时间:2025-10-26 浏览量:11
分享

本网讯(记者 杜海恩)10月22日下午,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2024级土木工程1班25名学生,在院长季静、党总支副书记李韦华等一行6名教师带领下,赴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建三局一公司)华南公司前沿科技产业园项目,开展“党建共建+认识实习”一体化实践教学。校企双方签订《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把“红色工地”变成学生专业启蒙“第一课堂”。

党建共建:红色引擎点燃育人新篇

活动现场,中建三局一公司综合办公室党群主任王波文与李韦华代表双方党组织签署共建协议,明确“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基地共建、学术互通、人才共育”五项机制。双方表示,将以党建为纽带,把企业“党员先锋岗”与高校“实践育人课堂”深度对接,让红色基因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实现“党建链”赋能“人才链”。

联合党建现场(李可盈 提供)

智慧建造:大跨度连廊里的科技硬核

在智慧展厅,党员项目技术总工蔡立东以10#配套办公楼211m大跨度钢结构连廊为例,介绍“地面拼装、整体液压提升”工法:135m最大悬空跨度、350t单榀桁架、5mm毫米级同步误差,让同学们首次近距离感受“中国建造”精度。师生现场观摩5G智能塔机、实测实量机器人、腻子刮涂机器人及AI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通过BIM+无人机实景模型直观了解数字孪生管理流程,“课本上的智慧工地一下子立了起来”。

项目参观现场(李可盈 李伟贤 提供)

现场教学:党员工程师“屏对屏”授课  

走进项目智慧指挥中心,蔡立东打开局智慧工地平台,实时弹出今日劳动力、塔吊荷载、现场PM2.5等数据,“一张图看懂工地心跳”。随后,他登录云锦协同设计平台,对比展示建筑、结构、机电三维模型在线合模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设计变更从“几天”压缩到“几分钟”的效率跃升。

360°全景记录安全帽前,学生戴上内置四目摄像的“黑匣子”头盔。工程师介绍,该帽可离线摄录施工全程,事后在电脑端拼接成720°环视影像,“相当于给现场做了一台‘时间机器’”。他随手打开上周屋面钢筋绑定的全景回放,鼠标拖拽即可查看任意角落,曾遗漏的垫块、间距偏差被一一定格,“人工巡检看不到的死角,数据替你回头看,真正把‘问题回溯’变成‘成长教材’”。

 

智慧展厅现场(李可盈 黎毅恒 提供)

学生感悟:初心与专业同频共振  

“走进智慧工地才发现,课本里的BIM、物联网、AI识别等全都‘活’了,而且比教材更新更快、更复杂。”交流环节,同学们抛出共同疑问:面对快速迭代的建造技术,大学四年究竟该学什么?项目总工程师赵能全用一句话回应——“打牢地基,才能快速搭梯子。”他叮嘱大家,先把材料力学、结构原理、施工技术等基础课学扎实,再培养“随时学新东西”的能力,“新技术会过时,底层逻辑不会;有了扎实基础,换一款软件、上新一套系统,你们都能在最短时间上手——这既是土木人的底气,也是党员工程师的标配。”

此次认识实习把党建共建作为“开门第一课”,是学院党总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红色引擎”实践育人品牌的又一举措。下一步,双方将以共建协议为抓手,持续打造“智慧建造+红色工地”示范课堂,为粤港澳大湾区工程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据悉,中建三局一公司华南公司2009年在广州实体化运营,现有员工约3600人,年合同额逾800亿元,累计获鲁班奖14项,主编国家及地方标准42项,是我校科创大楼、新图书馆等工程的承建方,长期深耕湾区“高大新尖特”项目,持续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战平台。

文字录入:杨文娟 土木工程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