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缪文南)10月20日至21日,iCAN国际科学家峰会暨创新创业大赛在香港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学生参赛作品《轮腿式多模态全地形消防救援机器人》项目获得国际二等奖(创新组排名第5)。这是我校继2023和2024年获得国际二等奖之后,再次获得此项殊荣。此次国际总决赛,由国内的1241所高校中的10380个项目决出优秀作品,最终7件作品(来自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进入国际赛,与美国、德国、日本等优秀科创团队同台竞技。

答辩现场(缪文南 提供)
《轮腿式多模态全地形消防救援机器人》项目,由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缪文南老师和朱俊杰老师指导,学生科创团队李岳鹏、李锦华、陈灿彬、钟梓欣、李光胜团队自主研发的作品。该项目旨在设计一款全地形适应能力强的陆端探测机器人。作品创新性提出扇叶轮-机械臂复合腿部结构方案,结合有限元分析优化与自平衡控制系统,搭载多传感器系统实现复杂地形自适应多模态切换,突破机动性及越障能力瓶颈,应用于救援、消防、军事等高危场景。

领奖现场(缪文南 提供)
在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上,我校参赛学子以开阔视野拥抱世界,用一场精彩的展示书写青春华章。比赛采用现场展示与PPT答辩相结合的形式,学子们以全英文交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评委、师生对话,尽显国际视野。

获奖团队(缪文南 提供)
项目从校赛起步,历经省赛、国赛,一路闯入国际赛选拔赛与国际赛,在层层比拼中不断迭代更新,从一代到二代,每一次突破都是对自我的超越。这背后,是团队成员紧密无间的合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项目学生李岳鹏在赛后说道:“这次经历让我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未来,我们将带着这份合作精神与开阔的世界眼光,持续推动项目创新,在攀登科创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向着梦想奋勇迈进。”
本次获奖,彰显了学校以培养创新性与应用型人才为思路,全方位构建育人环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搭建的iCAN双创空间这一特色平台,形成完善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坚实支撑。通过双创空间,激励学生参与高水平竞赛,引导其将理论与实操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让学生在竞赛中成长,逐步成长为具备开阔视野与创新能力,能拥抱世界、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文字录入:高歌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编辑:赵程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