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情

国一!国特!我校“挑战杯”获奖再创新高

时间:2025-11-05 浏览量:149
分享

本网讯(记者 陈政甫)“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举行。本届比赛中,我校学生团队表现优异,共斩获5个国赛奖项,其中,主体赛一等奖1项,“揭榜挂帅”擂台赛特等奖1项(全国仅两所民办高校获特等奖)、三等奖1项、优胜奖1项,“人工智能+”专项赛三等奖1项,创下我校参加“挑战杯”赛事以来的历史最佳成绩。近三年,我校在“挑战杯”赛事中累计获得国赛奖项10项,成绩稳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

第十九届“挑战杯”我校获奖情况(陈政甫 提供)

学校领导亲临指导(陈政甫 提供)

主体赛一等奖作品《基于仿生轮腿结构的自适应多模态探测机器人》旨在设计一款全地形陆端探测机器人,该机器人创新性地采用了扇叶轮与机械臂相结合的复合腿部结构,并借助有限元分析优化技术以及自平衡控制系统,大幅提升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引入基于IsaacLab的强化学习算法,机器人的崎岖地形越障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此外,它还可搭载多传感器系统,能够根据复杂地形实现自适应多模态切换,从而有效突破了机动性与越障能力的瓶颈,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救援、消防、军事等高危作业场景。

“揭榜挂帅”擂台赛特等奖项目颁奖现场(邹云松 提供)

“揭榜挂帅”擂台赛特等奖作品《GS_SmartCare_for_KylinOS》旨在设计一款全自动化运维的智能运维管家系统,该系统聚焦银河麒麟操作系统(KylinOS)在关键领域应用的运维痛点,创新构建“感知-分析-决策-修复-验证”全流程智能运维体系。技术架构上,以四层协同闭环为核心:数据层通过Telegraf、BCC、Logstash高频采集多类数据并分类存储,保障实时性与查询效率;分析层依托KylinPulse时序预测模型与五维因子模型精准划分异常等级;决策层以KPI树、拓扑图、Trace调用栈构成的多层多维度动态根因分析链结合以置信度为驱动多层异构Agent体系,根因追踪准确率较传统方式提升42.9%,修复方案准确率≥98.7%;执行校验层通过KylinSandbox双迭代沙盒,其平均验证6-10秒,降幅18%,确保脚本安全。功能上覆盖可视化监控、秒级告警预警、全链路根因分析、低门槛自然语言交互及100%组件漏洞扫描。本系统推动运维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为关键领域KylinOS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树立国产操作系统智能运维新标杆。

我校团队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国赛现场(陈政甫 提供)

国赛一等奖团队项目负责人李岳鹏同学表示:“这份荣誉,是团队无数日夜拼搏的结晶。作品历经三年迭代,从初代样机到如今的全地形工程样机,我们正在驱动新技术落地进程,力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哔哩哔哩网站发布了系列科普视频,获得超32万次的播放量,近1500次技术探讨,形成技术交流社区,推动科研成果社会化传播。我们会继续保持热爱、努力完善,为降低灾害损失贡献青年智慧。”

我校获得2025年“挑战杯”省赛优秀组织单位(陈政甫 提供)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品德正、家国情怀深、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专业特长、实干品格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赛创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精心构建了一条完整的科创育人链条。本届“挑战杯”赛事启动以来,学校团委联合校内多部门开展赛事培育及打磨,构建“选题—培育—竞赛—转化”支持体系。在今年的“挑战杯”省赛中,我校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并获评省赛“优秀组织单位”。

据悉,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由南京大学、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产生主体赛特等奖96个、一等奖187个、二等奖369个、三等奖993个及“人工智能+”专项赛获奖作品982件。该赛事搭建了“1+2+N”工作矩阵,即1个主体赛,“揭榜挂帅”“人工智能+”2个专项赛,举办“挑战杯”项目对接转化会、专场招聘会、青年发展型城市及人才政策宣介、青年科技创新研学等多个配套活动。

文字录入:周梦思 校团委;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