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郭韵焓 莫雨昕 郭沛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校园美育实践,图书馆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主阵地作用,10月26日下午,由图书馆主办,读者协会承办的“贝影流光,匠韵传承”螺钿非遗主题体验活动在图书馆301室进行。本次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同学沉浸式参与,通过创新互动形式,让千年匠心在青年学子的指尖焕发新生。

螺钿技艺介绍(读者协会 摄)
活动打破了单向知识灌输的常规模式,采用“理论讲解+手工实践”的沉浸式教学设计。主持人首先系统梳理了螺钿工艺跨越千年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价值,并详细讲解了其核心技法与工具使用要点,为实践操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随后的实践环节中,同学们在馆员和协会成员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从甄选贝片、勾勒画稿,到精细裁剪、最终镶嵌成型的完整工艺流程。活动现场,参与者们凝神聚气,专注于指尖的方寸天地,在静谧而专注的氛围中,完成了一次与千年匠心的深度对话。这不仅是一场非遗技艺的实操训练,更是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美学课,让同学们在动手创造中深刻感悟到传统工艺所蕴含的严谨、专注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活动实践现场(读者协会 摄)
本次活动是图书馆拓展服务边界、创新文化供给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将非遗项目转化为可感知、可动手、可创作的体验课程,有效激发了青年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兴趣与认同感。来自国际商学院的倪同学在分享感受时表示:“指尖与温润贝片相遇的刹那,我仿佛触摸到了千年时光里那份被匠人温柔以待的匠心。图书馆的活动让我们得以与非遗对话,真切感受到了历史底蕴的魅力。”

成果展示(读者协会 摄)
此次螺钿非遗活动是图书馆服务学校学风建设和书香校园文化营造的生动缩影。未来,图书馆将继续坚守文化育人初心,持续策划并推出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阅读推广与文化体验活动,打造一个集阅读、学习、交流、创新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让图书馆不仅成为知识的宝库,更成为文化传承的枢纽和创新思维的孵化器,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高度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文字录入:郭韵焓 图书馆;编辑:许晗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