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聚焦AI赋能教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组织开展智慧树平台专场培训

时间:2025-11-18 浏览量:13
分享

本网讯(记者 陈少玲)为主动迎接人工智能技术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探索“AI+教育”的全新范式,11月14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邀请了上海卓越睿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树网)AI应用顾问寇燕,在B8-501开展了以“新技术、新征程,创造AI for Edu新图景”为主题的专场培训。学院院长姚若河、副院长曹英烈、各教研室主任、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了如何利用前沿的智能体技术重构未来课堂。

培训现场(陈少玲 提供)

培训过程中,寇燕通过实际的案例与演示,重点解读了智能体课程的核心架构与落地应用。

构建AI+课程:从静态资源到动态智能体

展示了如何为课程创建专属的AI助教和AI课代表团队,不是简单的对话机器人,而是能够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合作伙伴,可以独立讲解基础知识、组织复习讨论、1对1答疑解惑,将教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案例精讲、难点突破与课堂互动,形成个性化的翻转课堂。

打造AI+案例:沉浸式、实战化教学场景

针对学院的专业特色,介绍了任务与实训考核功能,以华中科技大学汽车悬架系统分析任务、中山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智能批改等为例,生动阐释了如何利用智能体构建高度仿真的项目式学习环境。学生在此环境中教AI做题、完成实践项目,而智能体则提供全程辅导与即时反馈,教师则转型为项目质量的评价者与引导者。

赋能专业工具:高效对接一线教学需求

强调了智能体强大的专业工具调用能力,平台通过接入MCP工具集,为不同课程配备了专业工具箱,不仅能答疑,更能调用专业工具帮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将AI能力直接转化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深度互动与学情洞察:数据驱动因材施教

深入讲解了课中实时互动与深度学情分析系统,通过智慧树平台,教师可以一键发起互动,智能体实时分析学习数据,生成成长曲线、单元达成度等可视化报告,使得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知识短板,从而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培训现场(陈少玲 提供)

整场培训内容丰富、案例鲜活,现场交流气氛热烈。与会教师就智能体在不同课程模式中的应用策略、数据隐私安全以及与现有教学体系的融合等问题,与培训主讲人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讨。副院长曹英烈在总结中指出,未来的教育是“人机协同、师生共创”的教育,智慧树平台的智能体理念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希望全体教师勇于突破,积极投身AI+课程的建设浪潮中,为学院教学改革增添新动力。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提升,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新,为学院教师深入理解AI+课程、掌握智慧课程建设方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教学新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字录入:高歌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