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郭文星)11月13日至14日,受阳江市凯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源电力”)输电部邀请,我校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电气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委员郭文星代表支部赴企业开展“输电线路设计技术交流暨新入职员工专项培训”活动。凯源电力主任徐海洋、主任工程师张志峰及全体新入职员工参与培训。
培训过程中,郭文星结合教学科研与行业实践经验,为新员工设计了系统的培训课程。在基础技能环节,他围绕输电线路常用设计方法、关键技术参数及基础配置表设计等内容展开讲解,通过典型案例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实用操作指南。张志峰结合阳江地区地形特点,补充说明了本地化设计的注意事项,助力新员工构建“规范认知—参数应用—实践落地”的思维框架。

培训交流环节(郭文星 提供)
在前沿技术分享环节,郭文星重点介绍了当前输电线路设计行业核心创新理念——基于数据驱动的架空结构数字化设计。他指出,传统设计模式依赖人工录入,存在重复工作量大、成果复用率低等问题,而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设计融合多源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数据采集-方案优化-图纸生成”全流程提质增效。随后,他现场演示了基于该理念开发的塔基一体化设计平台。平台展现的“一键生成设计方案”“多场景模拟校验”等功能,让在场员工直观感受到数字化技术对设计周期缩短、精度提升的显著作用。
“基础培训让我掌握了设计必备技能,数字化设计理念更让我看到了行业未来方向。”新入职员工代表在交流环节表示。徐海洋对培训效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活动不仅夯实了新员工专业基础,也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为后续技术升级储备了人才力量。
郭文星表示,“工作室将持续以‘广东行’专项行动为契机,深化与地方电力企业的合作,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为行业转型与人才培养贡献高校智慧。下一步,校企双方将进一步完善长效合作机制,在技术攻关与人才共育等方面开展更广泛合作。”
此次交流培训是省级“双带头人”工作室“广东行”专项行动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党建为引领,以技术交流为纽带,不仅为高校成果转化与企业技术需求搭建了桥梁,更有效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了校地联动、共促共赢。
文字录入:林奕丹 电气工程学院;编辑:赵程远
